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园快讯 >> 正文

激励奋斗之志 谱写青春之歌 ——广州华商学院2025-2026学年辅导员沙龙第二期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1日 23:55 来源: 责任编辑:学生处管理

2025年11月6日上午10:00,广州华商学院中央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内气氛热烈,以“铸魂育人,赋能成长——激励奋斗之志,谱写青春之歌”为主题的辅导员沙龙第二期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广州华商学院学生处主办,“音为青春”辅导员工作室承办。活动特邀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音为青春”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何顺发老师担任主讲嘉宾,出席本次活动的人员有广州华商学院许娜副校长、学生处马卉芳副处长、各二级学院学工负责人、广州校区辅导员和学生代表。郭宇洁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主持人。

6FBFD

开场介绍:聚焦美育思政,点燃青春梦想

活动伊始,主持人郭宇洁老师热情地介绍了何顺发老师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成果。何老师深耕高校学生工作一线12年,不仅在思政教育方面成绩斐然,更在原创音乐方面取得许多成果,构建“原创音乐+思政教育”模式,将音乐的“美”与思政的“德”相结合,努力培养有“美德”的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美育思政实践路径。

C36C

工作理念: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

何老师首先介绍了“音为青春”辅导员工作室的成立背景与核心理念。工作室聚焦“美育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原创音乐为切入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打造师生学习成长共同体。他强调,青春不仅关乎年龄,更是一种心境,希望通过音乐这一情感载体,努力将“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让思政教育更贴近学生心灵。

D97B

创作心路:灵感源于生活,坚持铸就底蕴

在分享创作历程时,何老师坦言自己并非音乐科班出身,却因一次偶然听到一首动听的歌曲而触发对歌词韵律的探索,从此踏上创作之路。他崇尚“长期主义”,坚持创作十五年,融合作词、谱曲和演唱,从个人生活到家国情怀,每一部作品都凝聚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洞察和对时代的理解。他认为灵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指出灵感虽似瞬间闪现,却离不开持续的积累与思考。

789F

美育思政:培育有“美德”的时代新人

何老师强调,音乐不仅是美的表达,更是德的载体。他通过《梦想华商》《增城人家》《相约花城》等作品,将所思所想、所感所悟融入旋律与歌词中,实现“美”与“德”的有机统一。他指出,“原创音乐+思政教育”的模式,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审美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时代新人。

未来展望: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在总结环节,何老师以“树”为喻,勉励师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像树一样扎根厚土,向阳而生。他希望“音为青春”工作室能持续推动美育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更多艺术与精神的力量。

F68F

活动尾声:青春不散场,梦想正启航

最后,主持人郭老师总结说,何老师的分享不仅是一场经验的传递,更是一次关于青春、理想与热爱的深刻共鸣。在场的师生深受感动与启发,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与集体合影中圆满落幕。

DA120

此次沙龙不仅展现了广州华商学院在思政教育与美育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也彰显了像何顺发老师这样一批教育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坚守——他们以音乐为舟,以思政为帆,载着青春的梦想,驶向育人的远方。

上一篇:聚焦资助育人,定格青春梦想——广州华商学院第一届资助微视频比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指尖传承 ,绣绘华商】 ⼴州华商学院20 周年校庆系列活动